2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委书记徐勃一行访问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围绕乡村振兴与县域发展进行座谈交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王亚华教授主持座谈会,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等出席活动。
图为座谈会现场
王亚华对榕江党政代表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回顾了清华农研院对榕江“村超”的关注和研究。他指出,“村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领导力牵引、共识凝聚、内生动力激发、利益联结和能力培育,激发了乡村的独特价值与功能,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村超”案例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一般性启示,清华农研院已进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为更多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胡钰指出,“村超”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了经济增长、提升了社会活力、激发了市场动力,具有极强的带动性与辐射性意义,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他认为,“村超”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凸显人文经济内涵,融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国际文化,积极进行创造转化,在内生动力与综合效益上下功夫,积极推动稳定深化,推动“村超”发展由“大火”成为“炭火”,保持长时间热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慕玲谈到,“村超”的成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社会发展的新风貌。希望进一步在国际化、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经验的传播。
徐勃表示,清华大学为榕江发展和“村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村超”作为“富民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健康产业”,是一个快乐的平台,将群众链接在一起,具备市场化与社会化的力量,形成了自我输血造血的生态系统。今后将继续在可持续的道路上前进,希望未来清华师生能继续为榕江发展和“村超”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舒全峰、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高级主管赵丹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浩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黄梓峰,就榕江之行的所见所感所思进行分享交流。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新华网客户端数字文化事业群总经理傅献民,榕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国锋,贵州村超传播总策划、贵州村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章伟,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永杰等分别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挥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优势,积极助力榕江“村超”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王亚华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演讲《一个“村超”与千万村镇》,线上线下超过300万观众参与活动;2024年10月,由王亚华教授和刘璐助理研究员指导的案例《贵州“村超”:在乡村体育的乐子中找到乡村振兴的路子——贵州省榕江县用新媒体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