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清华三农论坛2016”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杜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正大集团(卜蜂集团)副董事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杨小平等发表主旨演讲。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韩俊主持论坛。
图为韩俊主持。侯晓军 摄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探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新思路新对策。论坛包括主论坛和三场并行分论坛,议题分别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 + 现代农业”和“‘十三五’农村改革与发展”。
图为邓卫致辞。侯晓军 摄
邓卫代表清华大学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农研院发展给与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路径,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既是重大实践问题,同时也需充足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需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展创新性研究。农研院高定位、高起点,直面“三农”现实问题,致力于创新,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政策咨询,服务决策,服务国家。这也反映了清华大学的办学宗旨,即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向社会贡献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不断致力于贡献知识,包括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政治理提供政策咨询。
图为陈锡文演讲。侯晓军 摄
陈锡文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当前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农业补贴收储制度亟需完善。目前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较大,农业竞争力不足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国际粮价大幅度下跌、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能源价格下跌导致的海运价格暴跌。新一轮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粮农的补贴办法及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同时达到抑制玉米替代品进口的任意增长,不再增加库存,活跃各类市场主体,不让农民吃亏的四大目标。二是农民增收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目前农产品价格大多在跌,农业增产、农民靠农业增收的难度大;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外出务工劳动力呈减少态势。需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电商等拉长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供应链。三是脱贫工作已到攻坚阶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
图为杜鹰演讲。侯晓军 摄
杜鹰在演讲中强调,土地产权和农产品价格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当务之急。玉米作为中国最大的收购粮食品种,面临库存积压严重、加工企业惨淡经营、国内外差价拉大、临时收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低的问题。需进一步下调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同时对玉米种植者给予补贴。杜鹰强调,下调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有两个基准,一是下调后的价格应尽量接近市场;二是要给农民补贴。同时要从尽快卸库、控制进口和调整东部种植结构三个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图为周其仁演讲。侯晓军 摄
周其仁分享了在浙江松阳和丽水、四川邛崃和崇州的调研发现,指出讨论“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而是要把城乡作为整体来讨论。城市是引擎,资本、知识和人才的积累都发生在城市,仅仅靠农村内生力量的生产、积累与储蓄,很难建成现代化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需研究如何向城市借力,并提出三条途径。第一,要善用城市消费力,借助城市的购买力。第二,要善用城市的智力,积极吸收各类人才资源为农村服务。第三,要利用城市地力,分享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地租上涨收益。
图为杨小平演讲。侯晓军 摄
杨小平在演讲中表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实现农民增收,实现中国梦,出路在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提高竞争力一靠技术进步、二靠制度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最难的也在农业,短板也在农业。在农业发展到由温饱农业转向商业农业的时代,技术规模一定要有适度的组织规模来做保障。正大集团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并直接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保增长、惠民生。
图为分论坛一现场。侯晓军 摄
下午,三场分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同时举行。正大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农研院院长助理何宇鹏主持分论坛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发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晓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祝卫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叶兴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出席论坛并发言。
图为分论坛二现场。侯晓军 摄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农研院副院长孟庆国主持分论坛二“互联网+现代农业”。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施祖麟,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局副局长刘小刚,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生,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战略负责人郑威,京东集团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李贺明出席论坛并发言。
图为分论坛三现场。侯晓军 摄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农研院院长助理王亚华主持分论坛三“‘十三五’农村改革与发展”。农业部总农艺师、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孙中华,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红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方言,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汪小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陈春良等出席论坛并发言。
图为主论坛现场。侯晓军 摄
“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课题组代表,“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部分获得者,京内外高校及涉农研究机构师生,媒体代表等800余人次参加了论坛。
为探讨中国农村问题的对策思路,交流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展示农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农研院每年举办“清华三农论坛”,旨在加强农研院与国内相关涉农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三农”研究成果的交流。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
|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