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前者是战略,是方向,后者是战役,是基础。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20年之前,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核心还是脱贫攻坚。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减贫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响脱贫攻坚战。当前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力向前推进,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5%,并且实现连续四年减贫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从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情况来看,近年来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业绩,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11年的56.4%提高到2016年的68.37%。
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脱贫减贫成效显著,但是到2016年年底贫困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省份还有六个,分别是:贵州、云南、河南、湖南、广西和四川;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省份还有五个,分别是:西藏、新疆、甘肃、贵州、云南。整体来看,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区域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目前西部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为52%,中部为37%,东部为11%。今后脱贫攻坚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关于深度贫困的几点认识
(一)我国深度贫困区主要集中在三区三州
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而目前我国的深度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区三州(指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涉及24个市州、209个区县,从区域分布来看完全连在一起,即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向北延伸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向东北延伸到黄土高原,向东南延伸到乌蒙山区,向南则是横断山脉地区的延伸。三区三州总人口2500多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贫困人口约为38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2%,贫困发生率为16.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三区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是西藏,为17.15%;在24个州市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是怒江州,为30.02%;在209个县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是怒江州的福贡县,为34.8%。它们的贫困发生率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1倍、6.67倍和7.73倍。
(二)深度贫困的特点
一是恶劣自然条件和传统生产方式相伴。深度贫困区的生态贫困特点非常鲜明,同时这些区域内农牧业生产还具有较多自然经济特点。
二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力素质不高并存。三区三州中绝大部分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十以上,部分地区达到千分之十三甚至是千分之十五。与此同时,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文盲率为4-5%,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为15%~17%,而在三区三州中部分地区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在20%~30%,个别区域在40%左右。
三是基础设施不足和公共服务滞后明显。三区三州的路、水、电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很大。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省区的乡镇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尚未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
四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交织。解放初期,云南边境地区存在一部分“直过区”。解放前,四川凉山州是奴隶制,西藏和四省藏区是农奴制,新疆南疆总体上已进入封建半封建状态,但个别地方还存在农奴制。虽然这些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基础相对较差,今后会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
五是民族宗教问题和整体贫困问题叠加。从区域上看,除了三区三州之外还有120多个县的贫困发生率在18%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还有近3万个村的贫困发生率超过20%。
(三)解决深度贫困需遵循的原则
总体来看,解决深度贫困要坚持四条重要原则:一是坚持现行体制。中央统筹、省级整合、市县抓落实,责任体系的落实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一个抓手。二是坚持现行标准。既不能随意降低也不能随意调高,否则会引发许多新的不平衡。三是坚持精准方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发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因每一个地区所面临的困难有所不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是强化瞄准。中央已经明确今后三年的攻坚重点是深度贫困,中央侧重支持三区三州,各省自主确定深度贫困的攻坚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需对区域性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三区三州虽然已列入深度贫困区,但并非每一个县、乡、村都是深度贫困区,应尽快明确各自深度贫困的县、乡、村,以实现精准发力。
二是完善规划。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总的来看,一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脱贫要不留死角;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应有大的提升;三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有明显提高。第一条国家有标准,可衡量,是底线目标,而后两条则需要各地立足省情区情确定各自的具体规划指标。
三是解决“标志性”问题。如悬崖村问题、溜索问题、吃水问题、严重地方病问题等,要找准问题、明确责任、限期解决。
四是防止返贫。虽然按照现行的工作和投入力度,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做到收入达标,但是如果致贫原因不除,可能随时会出现返贫,因灾因病、市场因素等均是造成返贫的重要原因。
五是激发内生动力。兜底性措施的强化有必然性,但内生动力可能会因此而弱化,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因此,要通过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建立正向激励、完善帮扶内容、改进帮扶举措、改进帮扶方式、培养致富带头人等诸多措施激发内生动力。
|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