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English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柯炳生主讲清华三农讲坛 解析农产品贸易与我国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 2025-10-21 14:34:36       


    10月20日晚,“清华三农讲坛”第五十二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教授作了“农产品贸易与我国粮食安全”主题演讲。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王亚华教授主持讲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鹏龙作演讲评论,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魏唯出席讲坛。



柯炳生演讲


    柯炳生系统解读和探讨了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贸易问题。他从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切入,用详实的数据呈现了我国的粮食生产成就、需求变化和主要挑战等。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数量都大幅度提升,用世界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谷物,四分之一的肉类,三分之一的水果,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变化已“从要求吃得饱,到要求吃得好”,已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保障,谷物基本自给保障。
    他强调,我国的国内生产,足以充分地保障我们人民的口粮消费需求,可以完全不受进口障碍的影响。对大豆等个别产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不构成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并且在国际政治经济互动中,不仅不是我国的短板,反而是我国维护自身贸易权益的重要抓手。他建议,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要更好地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好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更高效地保护利用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食物的需求。
    演讲最后,柯炳生向师生们分享了去年出版的新作《农业政策概论》。



王亚华主持并总结


    王亚华指出,柯炳生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观点明晰,为理解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提供了重要视角。粮食安全不仅是涉及贸易的经济学问题,更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农产品贸易中,要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明确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张鹏龙评论


    张鹏龙表示,柯炳生教授的演讲生动地呈现了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贸易的全面图景,指出中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与大国竞争中应当有决心与信心,倍感鼓舞。结合个人研究,他从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结构、饥荒记忆与政策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等方面分享了研究体会。
    互动环节,柯炳生就“大食物观”与粮食安全、进口饲料与进口肉类策略权衡、农产品贸易底线思维、农业政策如何引导优质谷物生产等问题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



魏唯为柯炳生颁发纪念证书


    魏唯代表清华农研院为柯炳生颁发了“清华三农讲坛”纪念证书。



讲坛现场


    本次讲坛也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5周年院庆学术系列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清华师生、兄弟院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听众约200人现场聆听了讲坛。



网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电子办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