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记者获悉,2014年后,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已进一步下放到县,省级不再具体管理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权。今年预计有90%左右资金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县。
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为什么要下放到县?存不存在结转和滞留的问题?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于扶贫开发的投入明显增加,不仅是国家,各级财政专项投入也是明显增加,增幅很大。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有关部门不断探索,1996年开始探索实行扶贫资金制度,到2010年,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提前预拨制度,这个制度这几年一直在坚持。
郑文凯:今年90%左右的扶贫资金审批权限将下放到县。因为如果在第二年整个预算后再下放的话,环节太多,真正到了贫困村实施起来效率就会很低。资金整合是今年国务院专门开会布置的一项工作,也是国务院简政放权改革的一项内容,各地很重视,也很欢迎这项改革。
总的来看,600多亿的扶贫资金,量非常大,但是具体到各个县,每一个点的规模不大,扶贫资金可以说是“量大、点多、线长、面广”。郑文凯说,整个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使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用好扶贫资金,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工作。
郑文凯: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和财政部和有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资金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制度。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决不允许出现挪留截用、胡花乱用,包括限制和滞留,这些情况都不应该发生,应该让它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发挥效益,所以也正在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在2016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过程中,发现扶贫资金的结转和滞留问题比较突出。郑文凯说,结转和滞留有客观性的原因。
郑文凯:因为有的扶贫项目具有周期性,不是说所有的项目到12月份都能干完,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客观结转。同时还有一个情况不确定,即有的时候会出现出现“资金等项目”的问题。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扶贫资金要使用好,贫困地区村一级的资金项目使用的规划和项目库需要建立,需要配套,并且要有严格的标准和严格的程序。郑文凯说,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县里的权力大了,责任也大了,实际工作难度也在增大。
郑文凯:脱贫攻坚的面非常大,可能各地在工作中还有一些欠缺和不足,一方面通过完善制度,另一方面可能还得通过我们各级深入实际具体去指导和帮助,我们也感觉到县里面现在工作任务很重,权力不小,责任很大,压力不小。
目前,我国农村数量不到60万个,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有12万8千多个,贫困村占比达到了五分之一,脱贫攻坚的面非常大。
除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目前在我国的农村,还存在一个客观情况:根据统计,约有4成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于非贫困县非贫困村,所以扶贫资金的使用,要谨防出现投射不均衡的问题。
将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将非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与建档立卡村贫困户的脱贫,采用一样的任务、考核和评估,有利于解决扶贫资金投射不均衡的问题。将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有利于县里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金使用,更好地推进脱贫的进程。
(来源:央广网)










|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