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English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
发布时间: 2012-08-13 17:11:33       [     ]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群众、基层干部付出了很大努力,在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年来,中央集中力量办了很多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和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很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

作者:陈锡文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其中,有两个重大的标志,一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提高。2003年至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8614亿斤提高到11424亿斤,增长了2810亿斤,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51亿斤。二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3年至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622元提高到6977元,增加了4300多元,平均每年增加544元。
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好的根源,第一,得益于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好。过去十几年,我国GDP一直保持高增长率,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2000年至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从不足9.92万亿元增加到47.16万亿元,财政收入从1.34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37万亿元,增长非常迅猛。正是由于全局的经济状态比较好,很多过去在农业农村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事情,现在有能力办了。第二,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升华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不断推出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第三,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坚韧不拔地为追求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不断付出努力。这三个方面相结合,才促成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而且持续了8年,确实很不容易。
(一)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升了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形成了新阶段制定农业农村政策的指导思想。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提出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解决好“三农”问题。其意义在于,宣告了过去依靠从农业、农村、农民身上提取积累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要过去了,现在要从工业、城市中拿出更多的资源促进农村的发展。
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重要目标。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关于城乡和工农业关系发展变化的“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这说明,当经济社会进入当前发展阶段,能不能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能不能巩固,党的执政能力能不能提高。200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当前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一了全党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思想认识。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方针,并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高度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显然,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最大差距在于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大体一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由于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又有明显提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做出了重大判断: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巨大,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并且明确提出了今后12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提出了六大制度创新的任务。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