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English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方言: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8-11-13 14:26:2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总结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0年农业发展成就重大

    中国改革始于农村。纵观40年的农业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快速推进,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使我国农业生产走出了以统购统销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了按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较为合理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乡镇企业的崛起,不仅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更新农民观念,而且在提高财政收入、发展出口创汇、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和扶持粮棉大县发展的经济决定,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着力点从产品数量增长为主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提高经济效益。深化粮食棉花化肥购销体制改革,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粮食生产跨上5亿斤台阶,农产品由供给不足进入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新阶段。

    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2004年底,党中央根据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新形势,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略,提出了农村工作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6年全面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实现了由“取”到“予”的转折,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黄金期”。

    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出2050年到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三农工作进入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40年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40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从定量供应、产不足需到供给充裕、品种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粮食连续十四年丰收,近五年来,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6亿吨以上,肉蛋奶产量达到1.53亿吨,蔬菜瓜果产量超过10亿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谷物、肉类、蛋类、水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牛奶外,均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其中,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5公斤以上,大大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对发展中国家有借鉴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至2017年114653亿元。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瓜果全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林业、渔业共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由以农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业产值比重由80%降至53.8%,畜牧业产值比重由15%增至27.8%,渔业产值比重由1.6%增至10.7%。农业生产布局更趋合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步形成,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畜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经营为主的重大转折。

    ——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层级架构完整的农业科技体系,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得到改善,农业科研推广能力整体提升。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7.5%,比“七五”时期提高了30个百分点,科技整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更换速度大大加快,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水稻育种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从超级稻、旱稻到海水稻,从单产上到种植区域上不断取得突破;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产化率达95%以上。动植物新品种、栽培养殖技术、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40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用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保障。化肥产量由1978年的800万吨,增至2017年的6000多万吨,增加了约6倍;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230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农机工业销售收入超过45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2012年以来,全国农机总动力保持在10亿千瓦左右,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达到60万台以上,分别为1978年的10倍和5倍。2017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小麦基本实现全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替代劳动,而是通过机械实现了农业耕作、施肥、植保、水肥种一体化等技术集成,显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农民收入保持较好增长势头。40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以来,农民可支配收入由134元增至13400元,增长100倍,扣除物价指数,年均增长7.1%,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49.1%降至31.2%,下降了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由2.93:1缩小至2.23:1。

 

农业发展经验:政策、投入、科技、农民积极性缺一不可

    40年来,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政策、投入、科技、农民积极性,四者缺一不可:

    政策是农业的生命线。农业是弱质产业,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1978年以来,党中央出台了50余个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指导年度工作和解决土地制度、经营体制、扶贫、税费改革等热点问题。1982~1985年出台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定了土地承包期,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04年底,党中央做出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吸取了农业”易下难上“、丰收后易放松农业的经验教训,连续出台了15个”中央一号文件“,涵盖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水利、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全国人大加强了农业立法,先后颁布了多部农业法律,并多次进行执法检查,监督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再次修订,其中根据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了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锁定”三农“问题,覆盖产业发展、价格调控、基础设施、农村民生等各个方面。

    资金投入是保障。40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由1978年1132亿元增至17.25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为加大农业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支农范围迅速扩大,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各项支出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至1.85万亿元,覆盖范围已由1978年的农业生产支出、基本建设、科技三项费用等扩展至基本建设、价格支持、生产补贴、生态补偿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科技进步是关键。40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约1亿亩,粮食产量增加了3亿吨,其中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麦、水稻、玉米单产分别提高了230公斤、190公斤和210公斤,棉花单产提高了70公斤,单产的提高与推广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等优良品种以及小麦、棉花栽培技术密不可分。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农业生产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亩均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近些年由于节水技术的推广,农业用水量有所减少,全国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2,比九十年代提高了0.8个百分,水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根本。40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政策都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农产品的自由处置权;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社会化服务,通过土地流转、提供代耕代种等生产性服务,提高了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农民有了获得感。目前,全国2亿多农户中已有46.8%加入了专业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实践证明,农民有了尊严,农业才有奔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

    40年来,国家机构几经改革和职能调整,无论是国家计委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在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资金投放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真正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综合经济部门,承担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规划编制、文件起草任务,为国务院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80年代末的粮食区域平衡战略到90年代后期的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三挂钩政策1986年)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主销区粮食市场化改革2001年),从编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到2013年提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即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总体思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突出能力建设、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源和节流并重等基本原则,将粮食自给目标调整为谷物自给目标,确保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口粮绝对安全的建议,为中央确定构建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对策,如适应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业发展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价补分离的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方案、应对三聚氰胺事件的整顿奶业规划、应对禽流感疫情扶持家禽业发展政策措施等等。三是谋长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先后研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渔民转产转业、海洋渔业发展等政策、以及2013年以来生态环境修复、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等规划政策经年累月,提所政策建议覆盖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从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生猪、牛羊肉、奶业等农产品生产,到水利、农田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科技推广和创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从种植业、养殖业到牧区草原、海洋渔业;从农场改革到农村民生;从农业资源环境到生态修复、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建议大都作为国务院文件印发执行,政策含金量高,得到有关方面和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农民得到了实惠。

    调整投资结构,夯实农业发展基础。40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把解决农业基础脆弱问题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逐步调整投资结构,将每年新增的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主要用于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全国农林水利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多亿元以上,是1980年20倍。长期以来,坚持把扶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1983年起开始商品粮棉油基地县建设;90年代,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新疆棉花基地、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基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支持62个化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我国氮肥生产水平,增加产出,缓解化肥供应紧缺状况;积极安排国内短缺的化工原料和农药中间体进口,保证了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开展粮食棉花生产、柑桔品种改良和土壤改良等项目,其中柑桔品种改良项目影响深远,三峡库区部分移民至今受益。2007年以来,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新增投资规模100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5亿多亩;实施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和大型养殖企业沼气项目,解决养殖污染;加大水源工程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投入力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亿亩,比1978年扩大了50%,占农田面积53%,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个片区粮食基地、新疆棉花、长江流域双低油菜、西南糖蔗、黄淮海及两湖两广生猪、东北内蒙奶业、海南云南橡胶、海南冬季瓜菜等一批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保障了国内农产品供给和轻纺工业原料供应。2015年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启动实施农业环境治理及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规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8年11月1日)



网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电子办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