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English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学术活动 » 清华三农论坛 » 正文
清华三农论坛2015
发布时间: 2015-01-05 12:42:16       


专家学者畅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三农”改革发展新思路

  2014年12月28日上午,“清华三农论坛2015”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主题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三农’改革发展新思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农研院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旭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农研院院长陈锡文,中央农办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段应碧,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杜鹰,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范小建,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季焜,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潘家华,正大集团(卜蜂集团)副董事长、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农研院副院长杨小平等领导出席论坛。陈锡文,杜鹰,林毅夫,周其仁,黄季焜,杨小平发表主旨演讲。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研院副院长韩俊主持论坛。

 

图为韩俊主持。(常志东 摄)

 

  陈旭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社会各界对农研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清华大学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积极承担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任务,制定并实施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智库建设。农研院作为清华大学的新型智库,对清华大学涉农学科完善、“三农”领域人才培养和清华大学综合性、研究性大学声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论坛主题紧扣中央对我国“三农”问题改革的新期望,希望通过论坛深入研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为在新常态背景下形成我国“三农”改革发展新思路献计献策。

图为陈旭致辞。(常志东 摄)

 

  陈锡文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农业的问题,一类是体制机制问题,另一类是近几年经济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中国农业尽管发展很快,但是仍然赶不上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速度,所以不得不需要增加农产品进口。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对农业亮起了红灯。要走出当前的农业困局,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革创新,获得改革红利;另一方面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好地利用资源。他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形势,认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将中国农业放到国际农业中重新定位,同时考虑我国特殊国情;二是深层次制度改革;三是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和城镇化速度之间的协同。

图为陈锡文演讲。(张宇 摄)

 

  杜鹰围绕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发表演讲。他指出,随着国内外农业环境的变化,中国农业体系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和挑战。农产品目标价格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支持政策,是农业支持工具箱中的有效手段。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可以解决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承担过多保障农民收入功能的问题。目前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主要存在操作上的问题。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将目标价格政策划入黄箱政策存在困难,需要研究考虑纳入绿箱或蓝箱政策。

图为杜鹰演讲。(张宇 摄)

 

  林毅夫围绕“经济新常态”在国内外的表现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三农”改革发表演讲。发达国家“经济新常态”指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慢,失业率高,投资回报率不高,政府支出增加,负债率上升和利率水平较低。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有自己的背景,包括社会结构的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和过剩产能等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像过去那么高,但是仍然将维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经济下滑不是因为潜力不够,而是因为短期总需求波动。他认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需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努力推进中国“三农”改革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规模;鼓励种植经济作物;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支持农村的新科技、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研究;生产的农产品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

图为林毅夫演讲。(常志东 摄)

 

  周其仁在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总产值和附加值都迅速增加,但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增长更快,农业在国民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由于务农收入低,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被吸引到农业以外的部门,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存在困难。他认为,补助性政策工具容易被扭曲,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农业部、工信部、教育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跨部门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明晰产权、完备的价格体系和低交易成本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三个条件。

图为周其仁演讲。(常志东 摄)

 

  黄季焜作了题为《推进农业发展与改革:未来面临挑战、当前政策效应和未来改革取向》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农业面临以下问题:已进入“供需难以平衡,结构明显短缺”的新时期;生产要素供给困难,人力工资和耕地租金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生产力增长后劲不足,农业科研体制的激励机制存在偏差,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面临挑战;农产品市场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小规模生产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他认为,目前实施的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目标价格、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等政策需要改进或完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来看,中国农业成功主要依靠四个法宝,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未来在涉农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三大政策目标,即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图为黄季焜演讲。(常志东 摄)

 

  杨小平作了题为《新常态、新机遇》的演讲。他介绍了正大集团在北京平谷建设蛋鸡场的经验,并将其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典范。他认为,新常态也意味着新机遇。对企业家来说,每一次危机都是机遇。当前中国不缺资本、技术、市场,而是缺少创新理念。正大集团未来将用70%的利润去寻找新的机会,实践新的理念,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

图为杨小平演讲。(常志东 摄)

 

  “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课题组代表,“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部分获得者,京内高校及涉农研究机构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图为论坛现场。(常志东 摄)

 



网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电子办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