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English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方言:农产品进口与水土资源利用
发布时间: 2018-12-07 15:59:26       


    “十二五”以来, 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带动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日趋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 如何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 保证国内产业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十二五”以来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

    1.1 城镇化快速发展拉动农产品消费

    “十二五”以来,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2015年中国实际城镇化率为56.1%, 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近5个百分点;同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 195元和10 772元, 分别高出原规划目标4 385元和2 462元。2017年,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 396元和13 432元。

    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拉动了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2001—2017年, 中国城镇化率由37.7%增长至58.5%, 年均增长1.17个百分点;人均粮食消费量由375kg增至约450kg, 年均增加约4.7kg。在此时期, 粮食消费量出现了3个阶段, 由平滑期进入快速增长期再进入下一个平滑期 (图1) 。其中, 2003—2008年、2013—2017年为平滑增长期, 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每年增加2kg。2009—2012年为快速增长期, 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每年增加10kg, 其中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比2009年增加了21kg。如果按照第一个平滑期时长测算, 当前的平滑期将延至2020年左右。

 

图1 城镇化率与人均粮食消费量

数据来源:《中中国统计年鉴》。

 

    1.2 居民收入增加带来食品消费升级

    根据“十三五”前2年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速, 2020年城镇化率和居民收入有可能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 加上对进城务工农民政策的调整,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 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收入水平的提高, 进而带来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十三五”末粮食消费 (既包括直接消费, 也包括通过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间接消费) 可能再次进入快速增长期。届时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也将超出预期。

    按照“十三五”规划中对居民收入增速的测算, 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6 000元, 相当于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应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4 260元。从2008—2015年居民食品消费量看, 城镇人均食用油、猪牛肉消费量分别增加了0.8kg和0.7kg, 人均粮食、禽、蛋消费量变化不大, 菜类消费量减少20kg;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油、猪牛肉、禽、蛋消费量分别增加了3.9kg、6.4kg、2.6kg和2.9kg, 其中2011年后增长较快;粮食、菜类消费量分别减少了30kg和10kg, 食品消费支出年均增加275元。据此推算, 202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将超过城镇居民同等收入时的支出, 加上消费方式的变化, 增加的支出可能更多。

    1.3 农产品进口成为常态

    从农产品供给看, 1978—2017年, 中国粮食产量除在2000—2003年出现阶段性的下降外, 基本呈增长态势, 近5年粮食产量已稳定在1.2万亿斤 (1) 以上;油糖菜果产量稳定增长, 肉蛋奶产量已达到1.53亿t。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牛奶外, 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0kg,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虽然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但是由于区域、品种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国内外价差, 带来了农产品的大量进口。2008年以来, 中国大豆、谷物、食用植物油、棉花和食糖进口均快速增长。2015年以后, 由于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和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棉花和玉米进口量出现明显回落, 但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 2017年年底, 进口量已达到9 553万t, 2018年, 因中美贸易摩擦, 进口受到影响, 但进口量仍居高位, 食用植物油、食糖、畜产品、水果进口势头也依然强劲。从长期看, 农产品进口已成为常态。农产品进口有利于缓解中国水土资源的压力,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丰富中国城乡居民菜篮子。

   

    2 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加大了北方水资源压力

    2.1 水利设施在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打破了长期以来南粮北运格局。2004年是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格局的转折点, 南粮北运变为北粮南运, 此后, 南方、北方粮食产量差距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南方、北方粮食产量差扩大的趋势有所减缓, 但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降至43%, 北方粮食产量占比达到57%, 两者相差14个百分点, 产量相差约7 750万t (图2、图3) 。

 


 图2 南方、北方粮食产量及其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图3 南方、北方粮食产量差变化

 

    省级层面粮食生产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在300亿斤以上的省份有14个, 其中, 产量在600亿斤以上的省份有黑龙江、山东、河南和四川, 产量为500亿~600亿斤的省份有河北、吉林、江苏、安徽、湖南, 300亿~500亿斤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江西、湖北、云南。2016年, 300亿斤以上的省份增至16个, 其中黑龙江和河南两省产量突破1 000亿斤, 山东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 河北、吉林、江苏、安徽、湖南5省跃上600亿斤台阶, 内蒙古、湖北2省份产量超过500亿斤, 辽宁、江西2省产量超过400亿斤, 非主产区广西、新疆产量也突破300亿斤。

    粮食大面积的增产, 除了受粮食提价、补贴等政策因素影响外, 与扩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国家实施新增1 0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大规模改造粮田以及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密不可分。2003—2015年, 水稻、小麦、玉米3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8亿亩, 是同期粮食面积增量的150%, 占粮食面积的比重由73%提高至81.5%;3大作物增产18 500多万t, 占同期粮食增产量的95%, 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84.3%提高至90.5%。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据水利部门数据, 2001年以来, 中国大型水库增加了180座, 中型水库增加了1 000座以上, 小型水库增加了1万多座, 灌溉面积增加了1.9亿亩 (1) , 90%的粮食增产量来自于灌区, 目前农田灌溉面积已超过10亿亩, 扭转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田水利条件的改善, 奠定了北方粮食主产区大幅增产的基础, 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保障, 但是北粮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 也给水资源带来了很大压力。

    2.2 主产区水安全状况堪忧

    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4,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的70%。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 北方省份7个, 集中在东北和冀鲁豫地区, 粮食产量占主产省份产量的61.5%;南方省份6个, 产量占38.5%。由于种植布局和降水分布不匹配, 北方7个省份处于年均降水量400~1 000mm的地带, 以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为主。河北、山东、河南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处于水资源不安全地区, 亩均水资源量不足250m3。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虽然降水充沛, 但也存在季节性干旱。800个粮食主产县中60%的耕地需要常年灌溉或补充灌溉, 东北地区7 000万亩粳稻田以及南方部分水稻区均需要补充灌溉。

    2.3 农业用水前景不乐观

    据水利部门数据, 2016年, 农业用水超3 850亿m3, 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加了26亿m3, 南方、北方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均呈北增南减趋势, 但南方水田多, 灌溉用水量仍高于北方, 13个主产省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的70%。尽管中国已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但是由于北方地区灌溉面积的扩大, 农业用水量仍有所增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气温的升高, 农业灌溉用水量还要增长6%~10%。按照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发展规模, 2030年有效灌溉面积的缺水量接近900亿m3。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严重不足, 人均耕地不足1.5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100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1 400m3, 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 北方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南方地区有水无土, 北方地区有土无水;加上60%~80%的降水集中在汛区, 造成洪涝灾害和有效降水不足的矛盾局面,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中国水资源和耕地相比, 水资源的稀缺性更大, 对农业的约束性更强, 水资源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而言是瓶颈中的瓶颈。耕地稀缺可以依靠高科技, 通过无土栽培、种植经济作物加以缓解, 但水资源不可替代。因此, 未来农业节水任务异常艰巨, 必须把节水灌溉放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位置。

   

    3 利用国际市场缓解国内水土资源压力

    为缓解保供给和资源不足的矛盾, 对“内”, 应从优化农业布局入手, 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要依靠科技进步, 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对“外”, 要利用好国际市场, 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3.1 不同产品的资源替代作用

    (1) 大豆和食用油脂。大豆生产每亩约耗水量450m3, 当降水量达到450mm时, 可不用灌溉。但由于中国大豆主产区降水与生长季节不匹配, 加之灌溉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中国大豆产量很低。从目前形势看, 中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有限, 进口不可替代。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 使大豆面积略有回升。黑龙江省黑河市等大豆产区, 单产低;吉林市和哈尔滨市等地大豆单产较高, 因同样是玉米和水稻种植的优势区, 大豆无比较优势, 难以自行调整。当下国内大豆需求旺盛, 进口势不可挡。油菜籽为另一重要油料作物, 自2000年在全国推广双低油菜以来, 单产水平已提高至每亩130kg, 由于与小麦同季, 替代性较差, 近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从油料作物与水土资源的替代性来看, 大豆无疑是最好的进口产品。

    (2) 玉米和高粱。玉米和高粱同为饲料作物, 基本为同区域种植, 耗水量也基本相当, 因此, 高粱对玉米具有较好的替代性。但由于高粱价格并未受到国家收储政策的保护, 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根据山东、河北等玉米高产区的生产标准进行测算, 进口1t玉米相当于节约了2亩土地和200m3水。但受进口配额的限制, 进口并不顺畅, 导致前几年高粱进口一度攀升至近1 000万t。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 高粱进口才出现回落。

    (3) 小麦。中国小麦库存充裕, 不具备大量进口的条件, 目前小麦进口仅用于品种调剂。按照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标准计算, 进口1t小麦相当于节约土地约2亩, 节水500m3, 是各类作物中节水效果最明显的。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共同益处还在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喷施, 有利于环保。

    综上, 从对国内水土资源替代的角度来讲, 进口品种的优先排序依次为大豆、高粱或玉米。按照2015年农产品进口量和国内单产水平推算, 进口农产品折耕地约7.7亿亩, 其中进口大豆折耕地约7亿亩。

    3.2 有序合理安排进口

    目前, 国内的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适当进口国外低价优质农产品有利于国家稳定市场和平抑物价。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进口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环境容量的压力, 且国外的养殖水平高于国内, 保持适度进口,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消费者福利。但是, 对于进口产品的种类还应有所选择和侧重。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严格遵守市场规则。二是注重资源的替代效应, 优先进口国内缺乏的、对资源替代性最强的产品。无序的进口, 只会对中国农业带来更大的冲击。三是全产业链角度出发, 既考虑第一产业, 也兼顾相关下游产业, 确保整个产业链的安全, 防止顾此失彼。四是加强管理, 打击走私, 严控边境线上“蚂蚁搬家”式的走私, 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4. 结语

    农产品供给涉及国计民生, 国内资源不足, 国际市场价低质优, 通过进口保障国内市场供给, 从经济上、资源替代上均划算。但是, 从前些年一些国家对中国投资农业项目设限, 到今年的中美贸易摩擦, 无一不在警示我们,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均是有条件的, 绝不可掉以轻心, 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作为近14亿人口的大国, 面对水土资源的硬约束, 务必要在科研上下大力气, 在品种研发、种植和养殖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来源:《世界农业》  2018年10期)



网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电子办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Tel:86-10 62773526 Fax:86-10 62796949 Email:cirs@mail.tsinghua.edu.cn